許勤華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榮譽教授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成果豐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在政策溝通上,中國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相關合作文件,並與多個國家進行發展戰略對接;在設施聯通上,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硬軟聯通」水平明顯提高,中歐班列繼續發展,年運行量已突破1.6萬列;在貿易暢通上,截至2022年底,中國與「一帶一路」合作夥伴貨物貿易已擴大到2.07萬億美元,年均增長8%;在資金融通上,中國與共建國家合作項目累計投資超1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在共建國家建設的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達571.3億美元,幫助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在民心相通上,中國對外開展近300個項目,加強了與相關國家的多層次交流。

「一帶一路」倡議既回應了時代之需,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智慧。一方面,「一帶一路」是中國為解決全球治理赤字而提出的方案和主張。另一方面,不同於以往西方倡導的國際合作模式,「一帶一路」反對「強權政治」和「一言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並致力於推動共建國家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警惕西方歪曲抹黑

目前,部分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成果進行歪曲抹黑主要有兩大手段。一方面,推出例如「藍點網絡」計劃等系列替代性機制,與「一帶一路」進行競爭。另一方面,從環境、人權、資源保護、「債務陷阱」等具有「國際規則制定」意義的全球性議題上,對「一帶一路」進行污名化宣傳。

面對西方歪曲抹黑,我們要以開放透明回應唱衰抹黑。圍繞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開放、綠色、廉潔的理念,講述真實的「一帶一路」故事,以真憑實據反駁抹黑,推動國際社會形成正確共識。 其次,揭露「美國優先」給發展中國家造成「選邊站」的政治壓力。最後,加強與國際媒體的合作,加強政策溝通和人文交流,爭取更多國際認可。

鞏固和深化政治互信

政治互信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壓艙石,元首外交是政治互信的指南針和定盤星。共建「一帶一路」10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出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與眾多國家元首達成系列重要政治共識,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戰略指引和根本遵循。中國應始終以元首外交為引領,把政治共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彰顯負責任大國形象。同時,還應與共建國家通力打造多維度合作平台,探索建立更多對接機制。

同時,堅持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目標,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共建「一帶一路」需要推動高質量、高標準產能合作,而大數據、信息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為高質量合作提供廣闊舞台。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是實現「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應不斷加強各領域的綠色合作。

此外,民心通則路路通。共建「一帶一路」需要着手推進民生工程建設,提升共建國家民眾獲得感和滿足感,從而提升區域關係的韌性和穩定性。

展望未來,站在共建「一帶一路」的新起點上,中國應積極迎接當前面臨的一些挑戰和困境,探索新方法、新路徑,推進「一帶一路」行穩致遠,進一步凝聚起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