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大舉辦交叉學科研究及開發大型會議。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 顏寧為其最新研究發表演說。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理大舉行交叉科學研究會議 顏寧主講首日論壇

香港理工大學昨日起舉行「理大高等研究院大會」,為香港首個交叉科學研究與發展的大型學術會議,由逾百名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分享,希望藉此增進全球特別是大灣區內的學術交流,促進科研成果工業化,回饋和造福社會。大會首日主論壇中邀請了被譽為「科研女神」的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深圳醫學科學院創院院長顏寧為其最新研究發表演說。她寄語青年科學家要「Dream big and aim high」(夢想偉大、志向高遠),勇於面對問題和解決困難。而因AI人工智能對科研的衝擊,她提醒研究人員應小心警惕使用,避免依賴及出現立論錯誤的反效果。◆香港文匯報記者 陸雅楠

是次學術會議為期4天,共邀請逾百名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分享,吸引了近2,000名不同界別的科研人員參與。大會共舉行15個不同領域的分論壇,並包括主題演講、學術交流和討論、科研實驗室參觀,以及論文報告會。涵蓋先進科技及製造、促進身心健康,以及智慧及可持續城市發展三大範疇。

活動「頭炮」為昨天首場主題演講,由顏寧就其關於蛋白質的前沿研究及其困難對痛症要開發的深遠影響的研究進行講解。

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與疾病相關重要膜轉運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的研究;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的結構與工作機理;膽固醇代謝調控機理。其團隊多年來的成果,協助研發了更快捷有效地止痛的標靶藥,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生理和製藥意義。

警告依賴AI易立論錯誤

因應AI成為近年的大熱工具,顏寧在講解環節中特別警示青年科研人員,在使用AI協助研究時需要特別小心。顏寧解釋,因為AI是依賴過往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縫合,往往無法預測新的實驗模型構象,和研究中配體結合的情況,此外由於現存學術文章眾多,從中篩選資訊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人員必須要大量瀏覽同類型的研究文章,才能確保他們的研究成果是可靠的。如果依賴AI,研究人員在立論的過程中很可能出現錯誤。

在答問環節,顏寧以自己決定放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生教職回到深圳成立深圳醫學科學院,專注做生物醫藥科研的心路歷程,鼓勵青年研究人員要勇敢踏出舒適圈,「Dream big and aim high」,只有不斷地面對和解決難題,自身的研究課題才會持續進步和突破,「在科研的過程中,每一個研究人員都有機會成為第一個發現謎題的人,這種興奮感覺的是科研人員最原始的動力」,這亦是她選擇膜蛋白研究作為終身課題的原因。

分享培養學生科研潛能

她並分享自身培育青年學生科研潛能的教學經驗,認為在讓大學生或研究生攻克更高層次的研究課題前,可先用兩年時間培養其科研技能,在一些較顯淺的課題中,幫助學生建立科研自信,並且保持他們的求知熱情,才能引領學生在科研中有所建樹。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兼大會科學委員會主席趙汝恒介紹指,是次會議有四個目標,包括推廣理大的研究成果並回饋社會;為學術研究注入新的靈感和創新,提高科研界整體的水平和標準;增強工業、商業、學界及政府的合作;加強理大與全球科研機構的科研與學術交流。理大校長滕錦光則寄望今次會議能幫助解決諸如氣候變化、人口老化、貧窮、能源短缺等迫切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