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平教授團隊研發的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系統可以加速二氧化碳電催化技術的發展。 理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全球暖化給人類社會和生態系統持續帶來威脅,而主導氣候變暖的溫室氣體中,佔最主要比重的正是二氧化碳。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和邁向促進碳中和的目標,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套耐久、高選擇性、高效的二氧化碳電還原系統,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成化學品原料乙烯,作其他工業用途,以為減低二氧化碳排放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此研究成果已於國際科學期刊《Nature Energy》發表,並於第四十八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獎。

乙烯(C2H4)是其中一種需求量最大的化學品,主要應用於製造聚乙烯等聚合物,這些聚合物可以製造日常使用的塑膠、化纖等,例如購物袋的物料等。生產乙烯目前仍然主要依賴石化資源,製造過程碳排放高。

生產乙烯更環保 促進碳循環碳中和

由納米材料講座教授兼應用物理學系系主任劉樹平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採用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的方法,利用綠色的電能,令二氧化碳轉化為乙烯,為生產乙烯提供另一更環保、更穩定供應的方法。研究團隊正在大力推動這項新興技術,令其可以更接近大規模生產,以促進碳循環和碳中和。

劉樹平教授採用了創新的方法,棄用鹼金屬電解質,改用純水作為不含金屬的陽極電解液。研究團隊設計的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APMA系統,其中A代表陰離子交換膜(AEM),P代表質子交換膜(PEM),MA表示由此產生的薄膜元件。

研究人員構建了一組含有無鹼金屬APMA和銅電催化劑的電池堆,產生出的乙烯具有50%的高特異性。這套設計還可以在10安培的工業級電流下運行超過1,000小時,使用壽命較現有系統大幅延長,意味着該系統可以輕鬆擴展至工業規模。